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中国首次发现200℃以上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5  浏览次数:318
核心提示:中国首次发现200℃以上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
  记者30日晚间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在青海共和盆地已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温度达到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通常指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以上,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据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院于8月在共和盆地实施的干热岩勘探孔再获温度新高,在地下3705米深处首次探获达到200℃以上的干热岩,初步测定温度为236℃,且干热岩资源规模大、埋藏适中、厚度大、易利用。

  据悉,2011年,地质部门开始实施“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2013年开始深孔开钻,2014年在共和盆地地下2230米处钻获温度高达153℃的干热岩。

  综合调查显示,目前已控制共和盆地及其外围干热岩勘查开发目标靶区18处,面积达3092.89平方公里,具有分布广、岩性条件好、干热岩资源量丰富等优势。目前已评价出共和盆地干热岩理论资源量折合标准煤6303.05亿吨,以其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折合的标准煤为2016年中国能源消耗的3倍。

  “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院长严维德说,“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只有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

  相关专家介绍,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地热资源。从干热岩地热资源区域分布看,青藏高原南部占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总资源量的20.5%,资源量巨大且温度最高。

  日前,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加强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及开发利用研究,采用多方合作机制,尽快推进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进程。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