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矿工代表支招煤炭企业如何过“寒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3  浏览次数:258
核心提示:矿工代表支招煤炭企业如何过“寒冬”?
  企业里很多年轻人现在很迷茫。他们想出去创业,但是长期在煤矿工作,技能单一,对外界认识也不足。“他们出去闯,会不会失败?”董林建议,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给这些年轻人有效引导;同时在生活保障、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这样年轻人才敢于出去创业。”
  3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董林已经是第4次来北京参加两会了,他也是山西代表团里为数不多的工人代表。
  工龄14年的董林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工人。他在煤矿检修班工作,每月要工作26天,每次下井工作都要8到9个小时。他目前每月收入有5000元(人民币,下同),和他一样在井下工作的职工,工资高的一个月大概能拿到六七千元。而几年前煤价处在高位的时候,和董林一起下井的工人每月至少能拿到12000元。
  收入“腰斩”的背后,是中国煤炭价格的“跳水”。董林告诉记者,2012年一吨发热量5500大卡的煤炭可以卖到797元,而现在同样一吨煤,价格只有380元左右。
  煤炭行业遇到“寒冬”已不是新闻,董林今年带来的几个议案和建议都是围绕煤炭行业发展提出的。如何增加煤炭企业职工的收入,是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如今,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已经实实在在地传导到了一线职工的身上。
  两会前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称,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大概有13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
  对于转岗分流,董林表示很理解。他所在的煤矿有6000多员工,每年额定产量是500万吨。“一些新建矿井年产千万吨以上,只有五六百人,当然就能赚钱。”董林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每卖一吨煤都要亏钱,人力成本过高是个大问题。
  分流的人,总要有去处。董林告诉记者,现在企业会提供一定的平台,鼓励一些有想法、敢于创业的职工走出去;另外也有一些辅助岗位的工人,经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分配到其他需要劳动力的企业工作,“本企业给这些人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至于在外面工作挣的钱,都是自己的。”
  但是,转岗分流也不是没有困难。董林坦言,企业里很多年轻人现在很迷茫。他们想出去创业,但是长期在煤矿工作,技能单一,对外界认识也不足。“他们出去闯,会不会失败?”董林建议,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给这些年轻人有效引导;同时在生活保障、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这样年轻人才敢于出去创业。”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