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床规模与潜力
此次新发现的矿床规模十分可观,预计矿石资源量超过550万吨,矿物资源量超过220万吨。新探明的矿脉控制矿体长600米,单层最大厚度达32米,如此厚大的单矿体在全国萤石矿床中较为罕见,展现出巨大的增储潜力。这一重大发现,无疑为浙江省的矿产资源储备注入了强大动力。
萤石的战略意义
萤石作为氟化工产业的关键原材料,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它关乎新能源电池、半导体蚀刻、5G通信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的发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新兴领域对于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萤石作为这些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浙江作为萤石的优势矿种产地,此次大型矿床的发现,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萤石资源领域的地位。
找矿突破的背后
此次重大发现得益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攻深增储扩能”战略的精准实施。浙矿集团组建专业突击队,创新工作机制,投入千万元专项资金,运用三维建模、高精度物探等创新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浙矿集团成立不到2年,便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这充分体现了其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浙江发展的影响及后续规划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重大发现将有效助力浙江打造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打造“资源保障和配置强省”。目前,浙矿集团正加快推进勘探工作,有望在2026年初完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后续,浙江将围绕该矿床,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共进。
在产业布局上,浙江计划构建“一核多极”的产业格局。以矿床所在地为核心,打造集开采、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知名氟化工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在周边地区培育多个配套产业极,发展物流运输、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产业,完善产业链条。
在科技创新方面,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攻克萤石高效开采、绿色加工、高端应用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此外,浙江还将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力争将该矿床打造成全国萤石产业发展的示范标杆,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