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全国首次实现!重介质选矿工艺在新疆和田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成功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23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全国首次实现!重介质选矿工艺在新疆和田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成功应用
 重介质选矿工艺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4800米的新疆和田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采选项目(以下简称“大红柳滩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已稳定产出合格的锂辉石精矿。这在全国稀有金属领域是首次实现。相较于传统浮选工艺,重介质选矿工艺选矿成本降低约40%,回收率提升2.48个百分点。

 

  2月14日,在大红柳滩项目选矿试验线中控室,试验线乙班副班长马鹏宾正在远程控制锂辉石精矿的生产参数,“锂品位高了低了,都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设备调节。”

 

  锂辉石,作为提取锂和制备锂化合物的主要矿物原料,其锂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的关键指标。


大红柳滩项目选矿车间主任宋晓明在查看锂辉石精矿品位。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选矿试验线的目的是验证重介质选矿工艺在锂辉石矿当中的应用,为400万吨/年选矿车间建设和生产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大红柳滩项目选矿车间主任宋晓明说。

 

  重介质选矿工艺与传统浮选工艺相比,不使用药剂,可节省大量成本和能耗,具有显著的优势。

 

  2021年,大红柳滩项目选矿试验线上马重介质选矿工艺,2022年7月正式投产。经过反复验证,试验线实现了锂品位大于5%、尾矿品位(尾矿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含量)小于0.6%的目标。经新疆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确认,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将重介质选矿工艺用于稀有金属选矿的案例。

 

  宋晓明介绍,重介质选矿工艺主要通过破碎→筛分→重选→脱介工序来产出合格的锂辉石精矿产品。目前试验线日处理量达到1500吨,同比提升50%,已经能够给下游的冶炼项目提供合格的原料。


在选矿试验线,操作工王彦虎仔细观察筛子的振幅、频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在选矿试验线,随着脱介筛的高频振动,操作工王彦虎仔细观察矿石品位。“现在已经达到5%了,这在行业中属于领先水平。”王彦虎说,他有8项任务,包括筛子的振幅、频率等等都要仔细去调试,相关数据一一详细记录,为后续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据悉,为了验证重介质选矿技术,试验线探索实行了高原生产运行新模式,3班3运转,班内每个人都需掌握所有工序操作要领。

 

  重介质选矿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使大红柳滩项目智能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据悉,该技术成功实现了减人、提效、增安。“后续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进一步提升重介质选矿工艺,争取早日建成‘黑灯工厂’。”宋晓明说。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