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悬移支架
工作面支架是控制矿山压力、保障回采空间安全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工作状态会因使用条件而有所不同。根据组合形式的差异,主要分为单体液压支柱、自移式液压支架和悬移支架三大类,以下为详细介绍:
单体液压支柱
工作原理与分类:通过高压油或乳化液实现升柱支撑顶板,按供液方式分为外注式和内注式。外注式依靠外部管路系统经注液枪供液,泵站和主管路可与推溜千斤顶共用,由区段平巷泵站集中供液,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见;内注式则是预先将油注入支柱,再靠自身油泵加压。
工作特性:升柱时初撑力在 70 - 110kN 之间。随着顶板下沉压缩下油腔的油,工作阻力会迅速上升至额定值,此时支柱有微小压缩。当油压超过额定工作阻力,安全阀开启,油外泄使活柱下缩,工作阻力和油压下降后,安全阀又交替启闭,以此保证工作阻力基本恒定,这种支柱也叫恒阻式支柱。
适用条件:适用于倾角小于 25° 的缓斜或近水平煤层,采取安全措施后可用于 25° - 35° 的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底板坚硬(抗压强度大于 200MPa)的非炮采工作面。需与铰接顶梁配套,常用的金属铰接顶梁由 15kg/m、18kg/m、24kg/m 的矿用钢轨制成。
相关配件:柱帽多由长 0.3 - 0.6m、厚 50 - 100mm 的半圆木或木板制成,受压可缩性大。棚子支柱由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构成框式支架,用于破碎顶板煤层;戴帽顶柱由立柱和柱帽组成,立柱可用圆木、钢管或钢轨制作,适用于直接顶较完整或薄煤层工作面,顶板稳定或极薄煤层时可不用柱帽直接用顶柱。
选择要点:选择单体支柱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采高)、顶板下沉量、支柱压缩量、插底量、柱帽压缩量及支柱结构等。直接顶厚且松软时选高强度支柱;根据煤层最小厚度和顶板最大下沉量确定支柱最小高度,保证支柱允许可缩量与顶板下沉量适配。松软底板垫柱鞋,遇水膨胀底板选内注式支柱。布置支柱时,参考部分煤矿经验,控顶范围内支柱平均支撑力在 80 - 160kPa 时可维持顶板稳定,平均受力达 200kPa 的情况较少,可据此调整支柱密度确定支撑力。
自移式液压支架(液压支架)
功能与优势:作为机械化支护设备,以高压液体为动力,能同时完成支护顶板、移架、切顶、推移输送机等工序。具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设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与可弯曲输送机和采煤机配合,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在开采缓斜薄及中厚煤层时广泛应用。
分类及特点
支撑式液压支架:包括垛式和节式,其中垛式应用较广。垛式外形似木垛,由顶梁、立柱、挡矸帘、底座箱、推移千斤顶、操作控制装置等组成。
优点:其工作阻力大,侧向稳定性和切顶性能良好,工作空间大,便于通风。
缺点:移架时顶板悬露面积大,不适用于直接顶破碎的情况。
掩护式液压支架:由顶梁、掩护梁、底座、立柱、连杆、推移和操纵装置等构成。顶梁短、掩护梁长,立柱支承在掩护梁与底座间。
优点:防护性能好,尤其适用于破碎顶板,
缺点:支撑力小、切顶性能差,工作空间小,对操作和通风不利。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是支撑式和掩护式的组合,以支撑为主兼具掩护作用。由较长顶梁、较短掩护梁、四根立柱组成,采用宽面顶梁、刚性或半刚性整体底座。
优点:支撑能力大、顶梁受力好,切顶性、防护性和稳定性强,安全可靠且通风断面大,能适应各种顶板
缺点:结构复杂。因其良好的支撑性能和广泛的适应性,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
悬移支架
总体特点:基于单体液压支柱和综采液压支架发展而来的轻型液压支架,具有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工作面投入费用与普采工作面相近,在中小煤矿应用广泛。
类型及特性
悬移顶梁液压支架:具有整体性好、支护安全、能自移、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组合顶梁悬移液压支架:介于悬移顶梁液压支架与综采液压支架之间的自移式支护设备,具备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易操作、安全高效、对工人技术素质要求不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