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 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特聘国土资源顾问翟裕生院士担任总顾问,项目旨在应用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论”,按照“源、运、储、变、保”的研究思路,以铜多金属为主攻矿种,以近年来新发现的典型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石建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动力学机制等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铜多金属 矿区域成矿模式、综合找矿模型和成矿系统,圈定成矿远景区和大型远景矿床勘查靶区,为区内矿产勘查部署提出有效建议。
项 目实施以来,在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区各类比例尺地物化工作成果、典型矿床及重要矿(化)点矿产勘查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研究工作;调查研究了古生代 地层、晚古生代-中生代侵入岩与铜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初步认为奥陶系地层是寻找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石建造,泥盆系海陆交互相 沉积建造是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重要赋矿岩系,石炭-二叠系海相-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具有形成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区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 通过大量的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学研究工作,认为该区主要存在古生代(299-324Ma)和中生代(127-183Ma)两期岩浆作用,在一些地区可能存在 两期叠加的岩浆侵入事件,近矿体围岩具有明显的蚀变及蚀变分带现象,是有利的找矿标志;对区内朝不楞、阿尔哈达、巴彦都兰、高尔旗等11处典型矿床进行野 外调查与研究,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研究了各矿床成矿期次、成矿物质来源、成岩成矿环境和时代及矿床成因,为建立区域成矿 模式和找矿模型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资料;初步圈定11处成矿远景区,并筛选十多处重点勘查选区进行野外查证,在阿巴嘎旗哈达特陶勒盖-高尔旗一带和东乌珠穆 沁旗1017高地银铅锌矿床以北的地区发现重要找矿线索。
评 审专家表示,项目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工作,取得大量工作成果,在内蒙古高尔旗-朝不楞矿带的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方面 取得了进一步认识,认为应注重总结区内高、中、低温元素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重视在细脉浸染状、似层状银铅锌矿深部寻找可能存在的斑岩型矿床,在研 究区东部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区寻找隐伏的银铅锌矿床。
接下来,项目将进一步收集、研究近年来新发现典型矿床的最新勘查资料,总结成矿规律,筛选成矿远景区和大型远景矿床勘查靶区,为今后的勘查工作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