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铁矿石资源分布区之一,鞍钢是国内掌控铁矿石资源最多的钢铁企业。笔者认为,从技术开发、流程审批、智能环保等方面来看,西鞍山铁矿的开发将使鞍钢全产业链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同时对推动我国铁矿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技术为支撑 对标世界一流矿山
以“四大矿”为代表的国外矿山,依靠其矿石品质高、平均采矿现金成本不到20美元/吨的优势对国产矿进行市场挤压。在此背景下,西鞍山铁矿项目依托绝对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把握深部开采、智能采矿、高效选矿和绿色开发等研发方向,在国内铁矿山中首次采用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施工工艺掘进胶带斜井、斜坡道与辅助井,开创国内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应用先例。
西鞍山铁矿项目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聚焦世界级规模、世界级成本和世界级产品,以打造一流的成本管控、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创新能力、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智能制造为实践路径,以先进的技术带动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将推动主要采选工艺指标、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一流矿山水平。
简化流程 破解审批繁琐难题
长期以来,我国铁矿项目建设审批面临要件办理环节多、涉及部门广、时间周期长的难题,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建成投产需要近10年的时间。西鞍山铁矿项目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各级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开辟“模块化”审批绿色通道,依法依规简化审批流程,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在要件办理过程中,该项目采取容缺受理、并联审查、联动办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在各方强力推动下,该项目6大类40余个要件办理时间共缩短29个月,创造了国内铁矿采选项目手续办理新纪录,实现了矿山百亿级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有望带动行业进一步破解审批繁琐难题。
引领示范带动国内铁矿行业投资和开发
202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1.2亿吨,已连续6年进口量超过10亿吨。铁矿石进口量常年高居不下,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80%左右,铁矿石供给问题已成为威胁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重大风险点。而我国铁矿资源以“贫、散、细”为特点,生产成本高,行业投资信心不足。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国内钢铁产业投资增幅为60.9%,而铁矿行业投资却下降了28%。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国内铁矿行业投资和提升国内资源保障能力成为国家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要“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西鞍山铁矿的开工,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可以建成一个千万吨级的精品矿山(相当于目前国内成品矿产能的3%左右),提升鞍钢自身的铁矿石保障能力,而且将对国内铁矿行业投资和开发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基石计划”其他相关项目建设,对保障钢铁产业链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无废环保 树立绿色开发标杆
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西鞍山铁矿项目采用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采矿工艺,将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岩石和尾矿实施井下充填和产品化处理,从工艺源头彻底消除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周边环境不受破坏。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绿色、智能、无废、无扰动的单体地下铁矿山,将为我国贫铁矿资源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也将成为绿色矿山开发标杆,为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西鞍山铁矿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造一流生态环境为目标,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工艺源头保护西鞍山地表的地形地貌,力求做到污染防治源头化、资源利用无废化、能源消耗低碳化、矿区环境和谐化,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将为矿业企业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聚焦智能打造中国版“基律纳”矿山
瑞典基律纳铁矿以矿山规模大、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闻名全球,目前已基本实现无人智能采矿。西鞍山铁矿项目聚焦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把握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技术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工业生产相融合,实现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管控一体化和产业链协同网络化,全面提升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将打造无人工厂、黑灯工厂,为智造强国、数字中国做出新贡献。
钢铁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粮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每年铁矿石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2021年达67%,但在我国铁矿石供应中,进口矿占比约为80%,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比例超过80%。当下,百年变局和疫情交织,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前所未有,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呈上升趋势。西鞍山铁矿的建设,必将提升我国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对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