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就推进民营钢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指出民营钢铁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做好控总量、提质量、优存量、聚力量4方面工作。
民营钢铁已占钢铁工业半壁江山
2020年,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6.66亿吨、占全行业的63%,实现利润1600亿元、占全行业的65%。在2021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入围的9家钢铁企业中有4家民营企业;在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5家民营钢铁企业入围。
“‘十三五’以来,我国民营钢铁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在我国钢铁工业中已占据半壁江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吕桂新介绍,我国民营钢铁工业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兼并重组、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绿色发展方面,江苏沙钢、德龙钢铁、山西建龙等7家企业目前已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德龙钢铁还被认定为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
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方面,民营钢企硕果累累。如中天钢铁、沙钢、南钢等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开发出多个牌号的钢铁新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南钢JIT(准时制生产方式)生产模式被选为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天钢铁在去年荣获了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等。
在兼并重组方面,沙钢重组东北特钢;德龙重整渤海钢铁组建新天钢,实现扭亏为盈;建龙集团通过不断兼并重组,目前已形成4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方大集团在兼并重组四川达钢后,产能也已达到2000万吨,均有效提升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
在国际合作方面,也涌现出多个成功合作范例。如德龙集团的印尼德信钢铁项目、建龙集团收购马来西亚东钢公司、青山集团在印尼建的300万吨不锈钢和250万吨镍铁项目、广西盛隆在马来西亚建成的500万吨联合钢厂、河北敬业钢铁集团收购英国联合钢铁等,这些成功合作范例成为了民营钢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民营钢铁高质量发展要做好4方面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钢铁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行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为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吕桂新指出,“十四五”时期,民营钢铁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控总量,巩固提升去产能成效。“钢铁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吕桂新对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果表示肯定,“‘十三五’成效显著,‘十四五’仍须继续坚持。”
他指出,钢铁行业一方面要严禁新增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适应钢铁产能产量“双控”要求。“企业发展应由产量规模扩张转变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主业,防止无序扩张和盲目发展。”他说道。
二是提质量,增强关键材料在关键领域的保障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然会带来某些传统产业增长放缓、需求下降,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求增加。民营钢企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力度,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上下功夫,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钢铁新材料保障能力。
三是优存量,稳步推进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的“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
“这对钢铁工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吕桂新指出,钢铁行业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部署,认真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推动氢冶金、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攻关示范,有序发展电炉钢,促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
他透露,工信部将支持电炉钢发展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开展电炉钢高质量发展示范。在智能制造方面,按照工信部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单位联合编制的《工业互联网与钢铁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鼓励企业通过智能制造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四是聚力量,加快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水平。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他表示,“十四五”时期,具有优势的民营钢企还应继续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整合优化资源,规范生产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在铁矿石等资源保障方面凝聚力量,增强国内铁矿石开发和供给能力,增强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增强与海外矿山公司博弈的能力。
“今年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钢铁‘丰收年’已成定局。”吕桂新介绍,今年尽管在宏观调控下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钢铁行业销售收入不降反增,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1月~9月份,全行业实现利润5227亿元,同比增加3200亿元,增长1.56倍。其中,今年1月~9月份,民营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060亿元。
他同时指出,2022年,钢铁行业仍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
一方面,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复苏势头减弱。“进入第4季度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他指出,特别是资源能源要素成本、输入性通胀等因素和房地产行业调控等,对以生产建材为主的民营钢铁企业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当前发展还存在“4大痛点”。一是产能过剩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二是资源保障不足,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三是创新发展不够,部分关键领域存在“无材可用、有材不好用”的情况,一些关键设备和工控软件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四是随着能耗和排放标准提高,发展环境日趋严峻。
“面对风险、挑战,钢铁行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信心、不忘初心、保持恒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吕桂新说道。(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