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贵州省地矿局实现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30  浏览次数:260
核心提示:贵州省地矿局实现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
 日前从贵州省地矿局获悉,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支持下,该局率先在全国开展数字勘查,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了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变革了传统固体矿产勘查作业方式,有力推动了地质勘查行业数字化发展,为全国矿产勘查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示范。
  长期以来,大量数据采集来自野外一线技术人员现场观察、综合研究,由于其作业的特殊性,信息采集的复杂性,增加了地质勘查行业数字化转型难度,一直制约着地质勘查数字化转型发展。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介绍,该局依托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优势,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成立了研发团队,实现了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的转型发展。
  该局积极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通过与该领域国内一流研发团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矿信息系统研究所合作,自2016年起以黔东锰矿作为试点,研发数字勘查信息系统,统一地质勘查制图标准,培养了一批数字勘查技术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矿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吴冲龙介绍,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将繁琐绘图工作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其制作的图件、相关报表等满足现行100余项地质勘查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要求,提高了制图精度和效率,并针对贵州锰矿、磷矿、铝土矿、金矿、铅锌矿、重晶石、萤石等优势矿产勘查需要,定制化研发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QuantyPES),建立了基于平板电脑的钻孔数据野外数字化采集、勘查数据综合管理数据库、勘查地质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矿床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多方法资源储量估算、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基础平台等6个子系统,极大地节省了工作成本。
  据了解,为推进地质矿产数字勘查,该局建设了勘查勘查信息中心,实现对勘查区内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多源、多维数据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处理和管理。采用集中培训、野外现场演示等方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次,让一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数字勘查技术,为数字勘查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周琦表示,通过采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野外勘查数据的采集和数字化。他们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录入历史上形成的原始数据、勘查报告等各类勘查资料,建立勘查数据库,实现各类图件、表格的自动化编绘,有效提高绘图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多方法储量计算和编图一体化,储量估算结果更加精确和可靠,与国内外同类软件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相比各项误差均在3%以内,与传统方法相比误差在1%以内。他们利用计算机三维可视化信息技术,建立矿床地质空间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矿区地上-地下、地质-地理、结构-属性一体化的矿床精细、全息三维地质空间模型,快速、动态、精细地表达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等空间特征,为后续矿山采矿设计、数字矿山建设、矿山生产管理提供支撑。该项目技术人员出版数字勘查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申报贵州省地方标准5项。
  该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战略发展,组织全局各基层单位骨干力量,通过将数字勘查技术运用到全省矿产资源大精查中,有力地助推了松桃高地锰矿超大型锰矿床、福泉大湾超大型磷矿床、正安旦坪大型铝土矿床、贞丰者相大型金矿床、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天柱寨脚重晶石矿床、清镇小院铝土矿床、福泉王家院磷矿床等一批重点矿床大精查项目快速突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下一步他们还将数字勘查技术运用到毕节试验区资源大普查项目中去,并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全体数据+成矿模式+三维结构”的成矿预测新模式,形成在全流程中顺畅流转的勘查大数据链,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挖掘和提取有用信息,为成矿预测和圈定找矿靶区提供智能化决策,更好地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矿业界)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