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披露的山水林田湖草海——我们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大家底”值得关注。
大数据,沉甸甸
专项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有土地总面积52333.8万公顷(785006.9万亩)。
这里面包括,全国国有建设用地1760.6万公顷(26408.5万亩),国有耕地1957.2万公顷(29357.4万亩),国有园地238.7万公顷(3581.1万亩),国有林地11284.1万公顷(169261.7万亩),国有草地19733.4万公顷(296000.7万亩),国有湿地2182.7万公顷(32740.8万亩)等。
矿产是工业的口粮。目前我国已发现矿产资源173种,其中具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63个。大家关心的能源矿产,现有石油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6.2亿吨,现有天然气探明技术可采储量62665.8亿立方米,煤炭储量1622.9亿吨。
通过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新形成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锰、锂、石墨等战略性矿产储量大幅增长。发现玛湖等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安岳等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功完成“探索性”“试验性”两轮试采。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我国共有海岛11000多个;海岸线长度约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约1.8万千米,岛屿岸线约1.4万千米。我国还拥有海洋生物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
国有资源是人民“箱底”。通过优化配置,依法合规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出让等收益,国家所有者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十三五”期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累计供应306.1万公顷,其中以出让方式供应129.1万公顷,出让价款290759.2亿元。全国矿业权累计出让10796个,合同金额4181.3亿元。全国用海累计审批91.5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364亿元。无居民海岛累计审批33个,征收无居民海岛使用金1.4亿元。
谁来管理、怎么监督?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专项报告指出,按照党中央顶层设计和谋划,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我国出台一系列文件,覆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河湖长制、林长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资产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自然资源等,建立了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陆昊说,通过推进机构改革与机构职能优化,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优化水利部、审计署职责,我国基本建立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专项报告还显示,我国加快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推进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完成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淮河干流中游段、根河等5个国家重点林区、太湖等区域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这些重大基础性工作,有力支撑了自然资源管理。
依法管理,法治山河
陆昊说,通过持续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效能逐步提升。
——加强自然资源立法
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完成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修改或修订,稳步推进矿产资源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国家公园法等立法或修法工作。
——坚持依法行政
配合开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执法检查,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注重督察、审计、监察、司法等协调,综合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4300多件,赔偿金额超过78亿元。
——强化监督执法
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和耕地保护督察及有关海洋督察。组织森林草原联合执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审计署对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政策跟踪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国共审计项目8400余个,涉及领导干部1.24万名。(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