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聚焦资源综合利用
加大矿山尾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认为,大部分尾矿库有价组分含量接近或高于边界品位,可利用性强、经济价值可观。一是从国家资源安全角度而言对尾矿中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提出了新需求。三是尾矿综合利用为矿产资源改革提供支撑服务。通过开展尾矿库空间分布、堆量、有毒有害状况、综合利用率等调查评价,可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修复及矿产资源保护。
因此他在提案中建议:一是研究制定《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基础上,制订配套实施方案,细化尾矿资源利用管理部门职责和企业责任,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用好尾矿。二是开展全国范围尾矿库确权调查。由自然资源部牵头,联合发改委、工信部、应急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开展尾矿资源综合调查特别行动,为确权登记提供支撑。三是设立尾矿综合利用科技攻关专项。工信部、科技部设立专项,组织技术和装备研发,开展矿山尾矿综合利用共性技术攻关,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四是制定绿色矿山金融政策。设立绿色矿山基金,或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设立专项;同时,通过减免尾矿再利用企业的税赋,提供绿色信贷等正向激励措施,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快速减少尾矿存量。五是积极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国际合作。
提升废弃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废弃矿井中赋存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重要宿体,废弃金矿开发利用是废弃矿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他认为废弃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从三方面推进:一是要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废弃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科技研发投入,加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提前布局探索二氧化碳封存等前沿技术,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
二是提升废弃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围绕废弃金矿开发利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根据废弃金矿资源剩余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推进尾矿和共伴生矿资源开发、抽水蓄能、空气压缩储能等发展。支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鼓励植树造林修复生态,发展碳汇,提升废弃金矿生态功能。三是完善废弃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体系。发挥制度优势,把废弃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纳入行业规划,加强战略引领和政策引导,加大资金项目和财税支持力度,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健全和完善治理体系,充分释放废弃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聚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表示,希望国家出台更多鼓励政策,鼓励大型矿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研发力度,提升采掘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积极鼓励矿山企业实施充填采矿,加大对低品位、难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解决采选技术难题。
技术升级,推进智慧矿山建设
紧紧依托5G建设优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表示,从目前我国有色矿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他建议,有色金属矿山行业要紧紧依托我国5G建设优势,凭借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的特性,向少人化、无人化方向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魏臻表示,目前我国智能化矿山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尚未完全成熟,随着矿山开采深度和强度不断增加,亟待依靠科技进步化解安全风险。他建议:一要将智能化矿山重大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纳入国家科技重大计划,鼓励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自主创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二要对智能化示范矿山、矿山智能装备技术攻关企业给予政策优先支持,对于积极推广应用井下智能装备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三要推动设立专项保险,允许一定的容错,为“智能化、少人化”应用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提升5G技术应用生态。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认为,5G技术的应用不单是网络建设的问题,更应该将它看作是一次生态的提升,要研究制定适应煤矿井下安全运行要求的5G设备和工业模组的标准,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互联互通,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终端应用乃至商业化运营模式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协同共建。
产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地热产业扶持力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建议,要加大地热产业扶持力度,优化能源供给格局,发展绿色能源战略。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科研支出力度,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应用。增加科技攻关力度和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科研攻关力度。对干热岩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给予重点支持,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营造良好产业政策和环境,为地热资源高效开发提供坚强保障。
用政策杠杆促进地热发电产业。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提出了三条建议:一要加快地热上网电价政策的研究与出台。参考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早期电价政策,在西藏地区实施地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同等电网价格。二要加强地热资源勘查投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和精细度。三要开展地热矿产资源税减免。
研发低碳技术,制定低碳减排路线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钢铁企业要摸清自己的碳排放“家底”,制定好符合企业实际的低碳减排路线图,且要积极关注和应用最新的低碳减排技术,同时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建议:一是合理控产量、加速优结构,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相关政策不能过急转向;三是坚持分类施策,实现优胜劣汰;四是大力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升钢铁行业集中度和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避免同质化竞争。全国人大代表袁伟霞建议,一方面将加速推动钢铁行业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和使用低碳能源,迅速实现钢铁产业和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另一方面钢铁企业要集国家行业之力,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工作,研发深度脱碳、零碳技术。
推进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辉认为,加快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制订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二是要严格控制排放总量;三是要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四是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五是要扶持再生铝产业发展;六是要做好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副书记马永生建议,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制定和产业政策扶持上切实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坚持绿氢原则,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产学研联合攻关,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标准体系制定。建立完整、先进的全产业链氢能规范标准,围绕助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明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标准和支持时限,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与时俱进,培养新型特色人才
推进技能等级认定。何文波委员建议:第一,请人社部尽快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分支机构属地备案具体工作程序规定和工作要求,做到全国一盘棋,不要各行其是。第二,请人社部督促地方人社部门按照统一要求,尽快办理属地备案手续。第三,根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和职业资格改革要求,请人社部明确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新型“数字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李东艳表示:“智慧矿山建设是未来矿山发展的必然方向,而智慧矿山建设需借助掌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新基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数字人才’,提升矿山生产效率,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矿山企业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引领生产、加工、储运、消费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现代化矿业经济体系。‘智慧矿山’的系统架构、基础网络、云数据中心、集成的基础类系统、掌中矿山平台、‘一矿一图’智慧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都需要‘数字人才’。”
同时她认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行业高校应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注重课程调整设置,为智慧矿山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产教结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魏臻认为,要加快与“智能化、少人化”有关的人工智能、5G、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智能化矿山发展提供内核动力。一方面,要做好专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和培养专业高级人才提供硬件平台。另一方面,可推动矿业类高职院校与研发公司形成合作共建模式,从智能化、少人化技术教育到产业化应用操作,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为智能化矿山输送人才。(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