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勘查、矿山开采和成矿研究,目前已基本确定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是一位“远方来客”,霍什布拉克并不是它的原来产地!
研究表明,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是产于距今约370百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属海相热水沉积矿床,其含矿层位为泥盆世坦盖塔尔组(D3t),铅锌矿呈层状产于其中的石灰岩内。回顾古地理演化,当发展到泥盆纪时段,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所在的成矿原产地为宽阔的海洋,而它存在的实际位置是海洋里相对深陷的次级洼地,铅锌的矿质来源于洼地深部,高温—中温热液(热水)通过断裂或喷气(水)口,以喷流和沉积的形式聚集在洼地底部。伴随着地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经过多次的地壳运动、多期次构造的叠加与改造,多成矿因素和多成矿条件的有机结合与转换,才最终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
现存霍什布拉克铅锌矿的泥盆纪含矿地层(距今370百万年D3t),底部以一个环状断裂为界,超覆于其下的晚石炭世地层(距今300百万年C3k)之上,出现以老盖新的“飞来峰”(构造)反常地层排列层序。
“飞来峰”为地质术语,意指外来岩块,最早于19世纪80年代发现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我国地质学家于上世纪20年代末首次在彭州发现“飞来峰”。“飞来峰”是独特的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科研教学和观赏价值。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构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部分剥蚀,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征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形成构造窗或飞来峰,须发育推覆构造或大型逆冲断层,将远距离岩块推来并遭受剥蚀,才具备形成这两种构造现象的条件。
既然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是“飞”来的,那么它的原产地是哪里?由于时间久远,目前尚无证据或确切资料说明其出处,但来自北部方向当无悬念,可能位于国内的西南天山北部近侧,也可能在境外吉尔吉斯斯坦南天山构造带内。
370百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所在的成矿原产地为宽阔的海洋。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推测约距今300百万~250百万年的二叠纪,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像坐过山车一般由北方境内西南天山或境外(吉尔吉斯斯坦)的南天山搬运到本址,搬运距离推测达数百公里。随后地壳构造演变到距今250百万年以后的印支期,西南天山进入剧烈的风化、侵蚀阶段,即风吹雨打之际,从而出现了被剥蚀而残留的“飞来峰”构造,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模样。